
顾晓燕正在授课 涂艺 摄

研修班授课现场 涂艺 摄
从生活“调味品”到不可或缺的“正餐”,文化在生活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以文化人,于无声中润物,近年来,浙江省文化惠民工程也正一步步走进千家万户,其中,“耕山播海”免费培训系列活动便是其一大举措。17日,“耕山播海”系列活动推出的“2017浙江省古筝师资研修班”正式开班。
受惠人群超过3万人次、专家队伍足迹遍布浙江省20余个县市、培训科目涵盖10余个大项....。.过去的6年里,浙江省文化馆举办的“耕山播海”免费培训系列活动持续为浙江省各县(市)提供着“点单式”文化服务,即针对各县(市)实际文化需求,兼顾各地所擅长、所欠缺及有迫切需求的文化板块进行“点单配送”,力图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参训人员拓宽文化视野、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基层文艺骨干和群众的艺术技能和文化素质。
随着在“耕山播海”系列活动中累积经验的不断丰富,浙江省文化馆在提供文化服务的形式上也不懈创新。例如此次举办的“2017浙江省古筝师资研修班”精品课程就将原有的“点单式”向基层输送文化服务转变为“集中式”授课学习的形式,将散布在各县市的师资力量集结于杭州,集中接受授课培训。
“这样依托政府力量,以点带面地针对特定乐种展开普及教学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有。”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张珊如是评价。
“目前,古筝行业内师资团队鱼龙混杂,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这显然不利于古筝爱好者、初学者们扎实技法的掌握。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古筝教师渴求得到更专业的培训,实现自我提升,但却苦于没有途径。”张珊所描述的“痛点”不仅存在于浙江,在全国范围内都寻常可见。
事实上,在推动浙江省古筝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上,浙江省文化馆始终在努力。其举办的“群星杯”古筝分级大赛已跨过10个年头,“名师讲堂”古筝大师班也已经举办了四届,活动通过名师手把手指引,学员“传帮带”交流的形式,把优秀的古筝艺术成果更快更广地向大众传播,同时推动着浙江省古筝演奏教育水平的发展。而此次“2017浙江省古筝师资研修班”也正是浙江省文化馆在推动古筝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方面所做出的补充举措。
据了解,此次研修班以“点对面”的形式接收由全省各地文化馆推荐来的学员,目前,参与研修的学员人数达到60人。在17日至20日为期4天的研修中,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张珊、广东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传承人林乔、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顾晓燕将组成名师团队,围绕古筝领域现代曲目、传统曲目、表演技巧等主题,采取集中授课与针对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据悉,在此次研修班落幕后,本月21日,由浙江省文化馆举办的另一精品课程----2017年“耕山播海”浙江省基层文艺骨干合唱指挥培训也将于杭州举行。(涂艺 通讯员 胡旭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