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筝界一家人,总会想到周氏家族,父亲、女儿、儿子,都是古筝界的优秀人物,有着很高的声望,他们为古筝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办音乐会,做培训,做夏令营,不断的为古筝界培养人才,实在是让我们尊敬的筝界一家人。
父亲:周延甲

周延甲 :秦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委,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曾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秦筝学会会长。数十年来。倡导并奋力“秦筝归秦”事业,继承秦筝传统,振兴陕西流派。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大量具有陕西特色的代表性筝乐作品。这些作品既保持了民间音乐的地方特色,又赋予了新意,深为演奏家和广大听众喜爱。其作品《秦桑曲》获中央电视台“山城杯”创作一等奖,并被誉为筝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代表作。其他作品如《姜女泪》、《凄凉曲》、《百花引》、《绣金匾》等亦蜚声海外两千多年的逸响新声不但恢复了它的历史盛名,而且奇葩吐艳,大放光彩。为将秦筝普及开来,周延甲创建了“秦筝艺术学苑”。他从不同流派的名曲、风格入手,讲述其变化,交融其技术特点。特别是技法的创新与区别的研究成果,使参加培训者受益匪浅。多年来他已经培养了近2000名学生,其中不乏尖子人才。主编《秦筝》杂志。1994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证书。多次被聘任全国古筝学术会议委员和大赛评委。业绩被收录《中国音乐家词典》、《当代世界名人转》、《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音乐家传记》等。
女儿:周望

周望 1961年出生,自幼随父周延甲(西安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教授,陕西筝派重要人物)学习古筝,得陕西派真传,1977年进入中国歌舞团担任独奏演员,1985年以优异成绩破格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199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陕西秦筝学会特邀会员,陕西筝派代表人物。作为中国古筝领域的优秀人才,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名人录》。
周望先后师从高自成、项斯华、杨秀明、范上娥、曹正等名家,融汇南北各派风格于一身,多次出访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美、日、韩等地演出,并在香港、台湾及马来西亚、新加坡举办古筝讲座,不仅在国内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享有很高声誉。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1986年获“首届江南丝竹比赛”演奏一等奖,1991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古筝独奏音乐会,同年作为中国十大民乐演奏家之一赴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巡回演出并获得赞誉。留校任教后培训出大量古筝专业演奏才,先后多次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奖,1996年荣获“大风杯全国古筝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并多次担任民乐比赛评委工作。
儿子:周展

周展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陕西秦筝学会会员。
自幼随父(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周延甲教授)学习,深得陕西筝派真传,199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邱大成,199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中国电影乐团。
1986年获得首届陕西秦筝大赛少年专业组古筝专业第二名,1993年在南京获全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组二等奖,1995年获东方杯全国古筝大赛优秀演奏奖,并于同年获得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筝青年组优秀演奏奖。
录制《名曲解析》VCD教学光盘、参与《中国筝曲》录制工作,并大量录制影视音乐作品。1996年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2000年,在香港与周延甲、周望共同举办《秦土情》古筝专场音乐会。2004年应香港城市大学、深圳艺术学校邀请举办古筝讲座,同年应山西艺术大学邀请举办秦筝讲座,并多次担任全国各种考级、比赛的评委。
作为古筝表演艺术家,周展经常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足迹不仅遍及祖国各地,而且多次出访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
小编有感:可爱的筝界一家人,看到他们在舞台上共奏筝曲的那一幕,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愿他们永远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