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忧郁、郁闷
新闻一:莫因价格战伤了琴筝产业
近日,国内首家筝琴研制展示中心在扬州开放,启用仪式上,作为扬州制筝领域的第一人,已经年逾古稀的张弓老师却对当下古筝产业的无序竞争忧心忡忡。
“4月份扬州刚刚拿下了"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特色产业域名。”扬州古筝协会会长熊立群介绍,目前,扬州厂家年产古筝近30万张,占全国古筝行业的2/3,规模肯定是最大的。
“看到成功,也要看到产业面临的危机。”张弓介绍,古筝古琴制作门槛不高,但做好做精不容易。随着筝琴热的兴起,许多厂家一哄而上,现在扬州注册登记的古筝古琴制作厂家就有180多家,还有许多没有正规登记的小作坊,许多不正规的企业不顾质量标准,一味强调低价,为了淘宝销售冲量,一架琴只要几百块,甚至利润10元就能卖,这样对产业健康发展伤害很大……【详细】
新闻二:张家搊筝传承遇窘境 系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之一

张家搊筝第五代传人张木顺。 余丹 摄
“全国弹筝的学生有几百万,但知道闽南筝的却少之甚少。作为传承人,我有义务弘扬我们张家搊筝传统技法。”10日,在福建漳州,张家搊筝传统技法第五代传人张木顺向中新网记者讲述闽南筝的“前世今生”。
闽南筝,又称张家搊筝传统技法,与河南筝、山东筝、客家筝、潮州筝,武林筝同源分流,都出始于古老的秦筝,是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之一。
据资料记载,闽南筝兴于明朝,盛于清朝和民国。新中国成立后,闽南筝涌现出张永固、张确、张学海等大家。然而目前,仅有张家部分艺人传承闽南筝技艺,今年44岁的张木顺就是张家搊筝传统技法第五代传承人。
然而,目前张家搊筝传统技法除了传承人问题外,还有筝丝难觅的困境。
张木顺告诉记者,张家搊筝传统技法需要用传统技艺制作的钢丝筝,而张家以前的古筝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加上日渐没落的张家由于经济困难而忙于生计,以至于钢丝筝近乎绝迹。目前社会上尚无专业制作和销售钢丝筝的渠道……【详细】
新闻三:买古筝遇“李鬼”消协调解终获赔
今年9月1日,消费者李女士花费3000余元在济源市某乐器商行购买了一架“敦煌”牌古筝,在使用过程中,她怀疑古筝可能是假冒商品。心有疑虑的李女士拍下照片寄往上海乐器厂要求进行鉴定。经厂方鉴定,该乐器确属假冒。于是,李女士找到该乐器商行要求退货,但遭到商家的拒绝,无奈之下投诉到济源市消协……【详细】
新闻四:新限制部分古筝仍不可上车
港铁虽然放宽携带大型乐器的乘车规定,但新尺寸限制下,部分类型的古筝仍然无法进入车厢。有古筝演奏家称,虽然港铁新规定已有进步,但标准型古筝依然受限,会对不少乐手产生不便。
港铁试行计划下,登记乐器的长阔高总和不超过235厘米,单边不超过145厘米。古筝演奏家莫伟樑称,古筝主要分为中型和标准型,中型的尺寸总和为170至175厘米,长140至145厘米,符合新规定;但经常用于表演、比赛或考级的标准型古筝,尺寸总和为193厘米,长163厘米,超出尺寸限制,不能携带搭港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