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潮筝演奏就是“单方独味”一曲清秋吗?还以为潮筝指法就是“右手弹左手按”吗?你out了!观赏了“弄潮…古筝重奏音乐会”,足以颠覆你对潮筝的看法(全国古筝五大流派之一潮州筝简称潮筝)。
由龙湖区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等单位主办的爱乐市民音乐会,本年度的压轴戏“弄潮…潮人筝语古筝重奏音乐会”,日前在翰苑剧场的公益性演出,令人耳目一新。潮乐界专家认为,潮筝多人重奏是一种创新,古典乐曲融入时尚新潮的元素,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开辟了一条潮乐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
这台国内首场潮筝重奏专场音乐会,参加演出的是龙湖区文化馆馆属业余乐队“潮人筝语”组合、新华艺筝艺团的“筝苗”,艺术总监是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蔡毅。
勇作“弄潮儿”,奏响时代新乐章
“一台古筝音乐会,必须像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潮菜,方能让观众看得美听得欢。”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传承潮筝的蔡毅老师认为,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单方独味”的独奏方式面临着考验,弘扬潮乐必须勇于探索、敢于尝试。
“弄潮”音乐会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弦诗,也有豪放明快的河南筝曲,还有受时下新生代追捧的流行曲目。将潮乐的经典弦诗编配为多筝重奏曲,并融入时尚新潮的元素进行演绎,例如潮乐催奏法和跳指、扫摇、快速指序等现代技法相结合,并模拟鸟啼声、流水声等,使乐章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古典与时尚的激情碰撞令人难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筝四重奏《出水莲随想》,这个节目曾获得2014汕头市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银奖。该节目舞美上的设计煞费苦心:以一幅莲池风景画屏风作背景,每台筝架上都装扮上仿真的莲叶莲花,弹奏者或坐或站错落有致,台型层次分明,灯光洒下,四位身着红披纱的演奏者有如出水莲般娇妍脱俗、顾盼生姿……难怪节目一上场就赢得了观众席“大面积”的赞叹声,“哇,原来古筝演奏可以如此出彩,如此美轮美奂!”
弦诗《浪淘沙》由蔡毅的外祖父、已故潮筝名家黄长富先生改编为轻三重六调,曲调庄重内涵、富有哲理,给人以诚挚、耿直、坚定、自信的启迪,成为具有独特风韵的黄氏潮筝独奏曲。这次由“潮人筝语”成员许陈汕子和黄琤运用钢丝筝和尼龙筝进行重奏,在潮筝名家黄冠英女士的指导下,两种不同音色和演奏技法的巧妙配合更增添乐曲表现大浪淘沙之磅礴气势。“潮人筝语”组合在领悟经典潮乐上取得的成绩,让蔡毅老师感到很欣慰,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播撒“潮乐种子”,喜看桃李满园
据了解,“潮人筝语”组合由汕头优秀的年轻古筝教师组成,她们从小习筝,毕业于音乐院校古筝专业,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这些青春靓丽的潮筝新秀,每个周末都会集合到新华艺的排练厅,在蔡毅老师的指导下“弄潮”。
古筝家蔡毅出生于潮筝世家,自幼习筝,是李嘉听派的第五代传人。她大学期间师从著名南派筝家陈安华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古筝的教学和演奏,成功举办多场古筝专业音乐会、古筝师资交流培训。
“潮筝姓‘潮’,传统的精华不能丢,同时潮筝也必须接地气,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这是音乐会取名‘弄潮’的深意。”蔡毅老师认为,潮筝要留住观众,吸引新生代,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指法技巧,创新演奏形式,势在必行。古筝多人重奏表现力强,团体的协作更有趣味性,青少年像在做游戏一样,会更容易喜欢。潮乐后继有人,才能一代代传承。
作为本土音乐工作者,蔡毅一直视传承潮乐为己任。在汕职院,她一直坚持将潮州音乐编入《民族器乐》课程,将潮汕锣鼓乐作为实操课程。十多年来,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潮汕各地民乐组织的中坚。“潮人筝语”组合作为潮汕地区第一支古筝队伍,希望能招募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文化义工”,大家共同为潮筝的传承和创新贡献力量。蔡毅如斯说。
本报记者刘文华 |